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精品文档
第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标】【教学难点】
ISLMBP模型;内外平衡;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的方法。政策环境与政策目标;资本可流动情形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固定汇率制下,影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浮动汇率制下,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
案例分析: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波动存在明显溢出效应。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必须更好地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起来。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高速增长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间的双向协调、利率市场化、国债买卖和一揽子汇率制度等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进而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分为内部和外部均衡目标,前者要求达到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充分就业)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而后者则要求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20世纪50年的米德(Meade1951)最早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搭配思想,丁伯根原则则确立了为了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需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推而广之,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则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结论对开放经济而言,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但该原则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此,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蒙代尔主张在内外失衡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将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指派给货币政策,而将实现外部均衡的目标任务指派给货币政策,即蒙代尔指派法则。这一原则也成为后续理论研究和政策运用的基本准则。蒙代尔(1960)和弗莱明(1962)提出了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将标准的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系统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他们的研究为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果评价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MF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那么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则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在MF模型的基础上,Krugma
1999进一步提出了所谓的“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2个目标。开放经济条件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