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与电影《手机》联合营销创新案例
商业与文化撞出火花国美电器与电影《手机》联合营销创新案例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部)企划部部长江波
时逢元旦、春节两节,家电销售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各商家挖空心思为自己炒作,营销手段更是花样翻新。在各零售卖场短兵相接的家电销售市场,如何使自己的营销活动“免俗”,同时赚取最多的眼球,获得最大的利润?请看在2003年岁末,国美电器与电影《手机》联手营销的创新案例。谈《手机》迸发灵感当企业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营销策划人脑子里的一个灵感就足以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003年11月中旬的一天,一位华谊兄弟公司的广告业务员在国美电器总部的会议室里见到了我。作为电影这种文化产品,最简单、最直接的产生效益的办法就是贴片广告,华谊兄弟想到国美电器是很自然的。手机是国美电器现在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手机是国美引进时间较短的业务,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02年销售110万台,销售收入16亿元;2003年8月,国美电器被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手机十大卖场”之一,而且国美本身为自己做的品牌宣传费用每年动辄上亿元。据说此前已有人电话与国美交涉过关于贴片广告的事,但被拒绝。所以,他完全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约见江波的。他向我详细地介绍着电影《手机》的宣传推广计划,希望以此来吸引国美投放价值20万的贴片广告。但我认为,花20万作贴片广告,受众面过窄,且价格较高。真正吸引了我的却是电影《手机》的八大城市巡回推广活动,因为这八大城市正好与国美电器的八个分公司重合。找到了将营销触角伸向文化领域的最佳“切入点”,借此实现了营销中的N个第一:第一次抓住社会热点做文章、第一次八位大腕级明星在八大城市巡回签售,帮国美促销家电、第一次继价格营销、服务营销之后首次尝试品牌营销。一名营销策划人的睿智当然不仅仅体现在这种超前意识上,对于细节的把握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看到,大到国美卖场活动的背景,小到一张明信片,我们都能看到国美电器的LOGO,抓住了一切可以让国美露面的机会,找到了一切国美可以借助的载体。在手机的一张宣传海报上,国美的LOGO被放在了一端,这其实也是我的主意。把LOGO放在这个位置,即使是在海报前合影也不会被挡住,放在中间就肯定被挡住了。
f借《手机》革命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的营销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取消返券”、“天天过节”,无不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让市场为之一震。但面对狼烟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