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深圳市福田区北环中学刘宏伟深圳市福田区石厦学校袁丁【授课年级】初中九年级【教材简析】《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20世纪20年代,由上海的“大同乐会”将其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如同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其中运用了一些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发展手法,如:鱼咬尾、换头合尾等。《春江花月夜》由十个乐段组成1江楼钟鼓影层台5水深云际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2月上东山8桡鸣远籁3风回曲水4花9乃归舟10尾
声演奏时通常省略其中部分段落,教材中提供的版本为省略第二、四、八段。【教学目标】1能熟记、熟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旋律,感受作品其古朴、典雅之美。2认识并有兴趣了解与作品相关的音乐知识,如琵琶的主要弹奏技法:弹、挑;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旋律发展手法“鱼咬尾”、“换头合尾”等。3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做出积极响应。【教学重点】欣赏【江楼钟鼓】和【渔歌唱晚】两个乐段【教学难点】有韵味地模唱《江楼钟鼓》乐段的旋律;认识和理解“鱼咬尾”和“换头合尾”的旋法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目标:以聆听、吟诵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1课前欣赏(略)2吟诵唐诗《春江花月夜》片段,导入新课。3板书课题《春江花月夜》及各乐段小标题。
f二、新课(一)引子与第一段江楼钟鼓阶段目标:学生能感知琵琶的音色特点,知晓琵琶的主要演奏技法(弹挑、滚奏、轮指),并在听、唱、思、议、记等教学活动中熟记、熟唱主题旋律,为欣赏全曲奠定基础。1初听江楼钟鼓设问:听听这段音乐中主要由哪些乐器演奏?学生回答问题(略)归纳: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为民乐合奏,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曾被改编成舞蹈等其它艺术表演形式。2中国古典舞欣赏(1)欣赏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片段。(2)讲解中国古典舞身韵的主要元素“提、沉”,并带领学生随音乐进行练习,感受音乐中的“呼吸”和起伏以及旋律线的走向。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归纳:舒缓、起伏的旋律给人以古朴、典雅之美(3)再次聆听江楼钟鼓乐段,要求学生随音乐边做“提、沉”边轻声哼唱主题旋律,加深学生对主题旋律的记忆。3乐曲及琵琶技法简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