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多农村学校教师上课只有简单的不齐全的挂图,手头上也只有唯一的教学参考书,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之类的现代教学手段是从来没有使用过,这对于教师知识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革新也极为不利。
f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⑴专业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由于受学科的偏见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回收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初中地理教师中衡阳师院毕业的本科生2名,专科生3名,参加地理函授学习毕业的3名,而且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都在城镇中学任教,乡下中学没有一个专业教师,经统计,全县47名地理任课教师中,专任教地理的教师26人,占总数的55,其余21名为兼任地理的教师(语文教师有5名,数学教师有4名,历史教师有3名,政治教师2名,体育、音乐、信息、化学教师各1名,学校行政人员兼任地理的3人)。相对来说,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其它学科的教师,缺少地理专业知识的积累,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专业素质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上课只是阅读课文,有的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叫学生背或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及教育方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⑵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力度不够。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改当做一回事,关心的也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重到对自己的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且在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很多教师还是默守陈规,新教材还处在老教法之中,或者是只注重于形式,并未真正地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另外新教材对教师的培训和交流也不太多,教师对新教材的认识和要求不太明确,没有深入地领会到新教材的思想,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
⑶教师的敬业精神欠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清贫的职业,尤其是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他们无论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上都很清贫,虽然有许多教师爱岗敬业,但是也确实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端的是“铁饭碗”,并没有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工作上,花在学生身上,对于教学工作不认真,认为上完45分钟的课就是完成所有的工作了,不管教学方法,也不管教学效果,更谈不上对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努力。2、学生的素质跟不上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学生在“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