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号召“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今天,教育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和治国方针。说到教育,很多人自然会想到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场所,教师则是教育学生的的唯一肩负者。然而,随着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日渐突出,社会逐渐把目光由传统的知识教育转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同时也包含了对学生心理与思想健康的教育。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重要的转折期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推行,一家一孩的家庭模式在社会逐渐普及,一胎化让很多家长把孩子当心肝宝贝疼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尽量满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孩子从小便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做什么事都呼风唤雨、让别人迁就于他,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性格怪异、难以融入群体。表现为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或因家庭条件不好而感觉不如他人,不敢靠近身边的同学、唯唯诺诺;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不主动与人接触行为孤僻怪异沉默寡言;过于自私凡事都只为自己着想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好攀比,什么事都想优越于他人,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易产生嫉妒心理。
3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逆反”心理增强。情感丰富,对他人的言行比较敏感。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放纵自己,误入歧途。人格方面表现为自私狭隘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大喜大悲,情绪化;有时又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且抗挫能力差。
4缺乏读书、立志成才的奋斗目标。部分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贫玩好耍的习惯在学校里不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甚至逃课,成天在学校外面四处溜达、到处乱玩,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也没有强烈的读书意识。对父母和老师的督促与教导不屑一顾。
5缺乏责任感。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使部分学生养成“老子天下第一”个性遇事不计后果做事不负责任。在家里不尊重父母、长辈在兄弟姐妹间争强好胜。在学校欺侮小同学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不礼貌无视校纪班规不履行学生的义务。在生活上缺乏自主性与独立性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在社会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