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唐张彦远在《画论》中论及顾、陆、张、吴用笔时说:“顾恺之之迹紧动联绵循环超忽……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绝妙之书画用笔同。张僧繇点曳所拂……勾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吴道玄古今独步,离披点画脱落其凡……笔不周而意周也。”可见晋唐时期对绘画中借鉴书法用笔方法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那么,也很自然的把书法笔法和审美要求带入绘画。作为中国绘画体系的基石,书法和绘画自始至终紧密地联系着。如元代书画领袖赵孟曾提所画《秀石疏林图卷》:“石如飞百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如诗中所说用籀笔画竹木,以飞白画石,运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书法笔法来增加画面形象的生动。“以书入画”至明清,仍为多数文人画家们所推崇。“由书及画”表面上看来是用书法的诸多表现技法来表现,其实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内涵的综合传递。林语堂认为,书法里一些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都有所体现。“书”变化其形式,贯通其意蕴。书法过程中用笔的顿挫、急缓、飞动都受个人主观的驱使,是书者学识、修养、情感、喜好的集中展现。
三、书画结合相得益彰
中国画作为一个独特的画种,或者说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源远流长,必有其原因。隋代的展子虔,是中国山水画承前启后的大家,其代表作《游春图》被公认是今日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至此为止,山水画从其他画科的独立遂告完成。山水画发展经过五代至宋的荆浩、李成、范宽、董源、郭熙。继之是南宋四家、元四大家、明四大家、以至于清初的石涛,都在“搜尽奇峰打草稿”上下功夫,他们师法造化,描写自然,构成了连绵1500多年的中国书画长廊。
在古代文人中,书画兼擅的大家是很多的,最具代表性的当首推宋代的苏轼。他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还是大诗人、大词家:他不仅是唐宋四大书家,“颜、柳、欧、苏”之一,同时又是宋代四大书家“苏、黄、米、蔡”之一:他还是“文湖州竹派”的中坚人物,其时师文湖州者,并师东坡。当时人们总把“文同、苏”摆在同等位置。苏轼对诗书画的关系曾有这样论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他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就充分阐明了他的这个观点,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有中诗”。对王维诗画作品的这个经典性评价,已被后世广泛引用。这充分说明苏东坡不仅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