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知识启蒙,对心理学的认知存在很大偏见;EAP与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契合度,不能整合到经营管理工作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EAP沦为执行部门的一项政绩工程;有些企业对EAP有不切实际的过高预期,将EAP当成包治百病的万灵药。二、建设银行摸索出一条三结合的EAP新路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组织开展的一线青年员工心理资本和思想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员工思想和心理状况总体较好,但心理压力大和缺乏工作活力的问题仍较突出。北京市分行员工个人压力较大,压力指数(628)略高于建行青年员工总体水平(580),心理资本(441)略低于建行青年员工整体水平(453)。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分行从2009年开始着手实施EAP项目,同时按照总行团委EAP项目整体部署将北京分行作为试点行,逐步摸索出一条三结合的EAP项目新路。1EAP项目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积极心理学是塞利格曼和西斯赞特米哈依创立的全新心理学研究方向,它一改普通心理学治病救人的传统模式,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EAP项目的最大好处就是容易被员工接受,消除了心理学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员工将心理学当成挖掘潜能和辅助成长的工具,开始积极主动使用EAP项目提供的各项福利。2EAP项目与管理学结合员工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工作中的压力。因此提升管理水平,理清管理流程,提升基层管理者的领导力也可以减小员工的压力。以往EAP项目只关注员工内心体验,忽略组织层面的管理调整,项目与经营管理脱节。而北京市分行EAP项目将管理学引入项目中,从调整组织管理方式入手,将授权、参与式管理、员工激励、职业生涯发展、知识库技术等纳入项目,使员工更容易体验到项目带来的帮助。3EAP项目与基层工作结合传统EAP注重来自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如心理咨询和组织咨询等。对于基层网点而言,EAP更多的是起到一个外部支持的作用,各项工作很难形成习惯,离开了外部公司或者组织的推动,基层网点不容易继续落实EAP项目。北京市分行通过研究将EAP项目落实到网点晨会等环节,融合到网点具体经营管理中,使网点管理者和员工能够实现自坚持和自复制,EAP项目的效果更加容易体现。分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将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作为执行原则,强调在过程中不断“试错”,在关注效果的同时不断找寻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找到项目和效果之间的真实相关性。使用詹姆士马奇提出的“愚蠢术”,在实施前不否定任何可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