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3)确定由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先顶角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后,先用一个20或21号针头(与10ml注射器相连接)进行定位穿刺。针头与皮肤呈45°角,针头沿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方向指向同侧乳头。边进针,边抽吸。持续保持空针内负压;试穿成功后,再按此穿刺方向及深度进行正式插管穿刺。一般多用Seldi
ger导丝法。
(4)穿刺及插管成功后将导管与输液装置相接,缝合固定导管,无菌敷料复盖穿刺点。2.锁骨下静脉插管术:
(1)病人仰卧,头低脚高15~30Tre
dele
burg氏位,头转向对侧。
(2)于锁骨中13段同外13段交界处下1cm处进行穿刺,针头与胸部平面平行,方向对着同侧胸锁关节,进入锁骨与第一肋骨之间。
3
f(3)穿刺成功后,经针头放引导钢丝,其它步骤同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1.血、气胸,锁骨下静脉穿刺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2.导管置于静脉外,输入液体进入纵隔或胸膜腔。3.颈内静脉或颈总动脉损伤出血,形成颈部血肿;如两侧穿刺均形成血肿,可压迫气管造成上呼吸道梗阻。4.严重损伤颈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可造成纵隔血肿、心包填塞。5.损伤左侧胸导管,造成乳糜胸。6.操作过程或导管接头脱落造成空气栓塞、肺梗塞。7.血栓形成,上肢静脉回流受阻。8.导管置入过深,进入右房或右室,引起心律紊乱。9.全身及局部感染,特别是经导管输入营养液更易发生,严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导管的管理及并发症预防】1.置管时的操作及对导管的护理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插管成功后常规拍胸部X光片以除外血、气胸等并发症,并明确导管的位置,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颈部双侧血肿者应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4.输液及测中心静脉压时避免导管对大气开放。5.每24h更换穿刺部位敷料,发现局部有红肿或全身有感染的表现时应拔除导管,并截取导管的顶端做细菌学培养。中心静脉保留
4
f的时间长短同感染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去除导管;通常留置时间为一周左右;如仍需要,可在其它部位重放一新的导管。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1.经换能器监测仪测定。2.经玻璃水柱测定中心静脉压,这是最简便的一种测压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仪器;如果操作正确,可测得准确的压力数值。将有刻度数字的消毒玻璃柱用管道及三通同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柱内充满输液液体;将水柱零点同右房水平对齐,水柱向中心静脉开放;水柱逐渐下降,其平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