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精选资料
11事故类型
公司燃气站负责液化石油气存储、气化、输送工作,站内存在的危险源为液化石油气体,
及其储罐,管道设施。主要事故类型为泄漏、火灾及爆炸。
12事故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液化石油气在卸车、装罐、气化、输送过程中在遭遇外部、内部冲击,罐体或管道焊缝
开裂,阀门、压力表等控制设施失灵,管网压力波动,储罐内壁、管壁腐蚀和检修、运行操
作不当等情况下,会出现液化石油气泄漏、着火、爆炸、人员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如发生
爆炸,除了大量的液化气冲出以外还同时会抛出金属碎块,足以伤害人体和建筑物毁坏。可
造成公司,周边企业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并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储罐及其配套设施露天放置,易受极端天气影响。冬季低温罐体、管道密封件损坏,造
成液化石油气泄漏,冬季要注意罐体排污,尤其是罐体根部第一道阀门的防工作。夏季高温
多雷雨,易发生冒顶、泄漏、雷击事故,严重引起罐体爆炸。夏季注意罐体冷却、防雷工作。
1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燃气站设置专门安全管理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对压力
表指针、设备运转状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每周在法兰、阀门等连接处用肥皂水
在试漏,发现漏气及时处理;每月活动一次不常用的阀门并上油,防止锈蚀,确保其使用灵
活。并采用可燃气体泄漏自动报警系统。使事故早发现早处理。
发生事故根据类别进行应急处理,可采用关阀断源、灭火器灭火、开动喷淋设施等。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应急原则
在处理燃气泄漏时,应根据其泄漏和燃烧特点,迅速有效地排除险情,避免发生爆炸燃
烧事故。在处理燃气泄漏,排除险情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先防爆,后排险”的指导思想,坚
可修改编辑
f精选资料
持“先控制火源,后制止泄漏”的处理原则,灵活运用关阀断气,堵塞漏点,善后测试的处理措施。必须坚持防爆重于排险的思想。22报警原则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内容:事故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泄漏、爆炸、火灾);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23事故处理原则1应急人员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处理事故:2所有应急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安排;3对无法扑救的火灾要及时报警,以减少事故损失;4在处理火灾事故时,要尽力保护火灾周围的机、电、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