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民族的兴旺发展。所以,中学阶段在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行为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思想活跃,求新求实,但辨别是非能力差;爱动脑,求知欲强,但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单纯地认为学习就是完成作业:还有未成年人自我意识强,独立能力弱等缺点,这些都给中学阶段未成年人的教育带来诸多阻力与不便。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认为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与我国的国情以及教育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呢?一、分析原因,明确方向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得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也随即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新的有效措施,把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观念偏差的原因主要在于:1、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善恶评价标准现在有些农村未成年人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脑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哥们儿义气”等。尤其是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思想冲击着未成年人,产生了强烈的腐蚀作用,导致有的学生脱离实际,片面追求物质享受。2、责任意识和公德意识差有些农村未成年人学生做事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和社会少,对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热情。有些学生不愿意担任班干部,怕影响自己学习;有的不愿意帮助他人,不能勇于承担责任。有些学生社会公德
f意识差,在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得不够。如有的同学坐车见了老人不让座,在校见了老师不打招呼,见人落难没有同情心,粗言野语,随地吐痰等。3、知与行的脱节这是目前未成年人学生道德状况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一部分未成年人学生对个人、家庭、公共生活等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部分未成年人学生对一些道德规范是知道的,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遵守,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