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围绕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活动。
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加快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创新课程开发体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根据技术领域和
6
f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依托扬州软件园、江都软件园、中国移动江都分公司、中国电信江都分公司,以及长江三角洲信息化基地,加快校企合作,开放办学,加快制度创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积极探索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新模式。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探索和实践“以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贯通”。紧跟现代机电行业岗位群的发展,确定职业岗位群。
3加快教材建设,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任务之一,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系部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根据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发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教材,鼓励各教师协作编写;要按照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开展新一轮教材的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态新颖、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材;要在课程改革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开发包括纸质教材、音像媒体、网络课件、CAI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试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立体化教材。
4以兴趣为引导,以竞赛促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兴趣小组为抓手,营造崇尚技能、注重能力的氛围,将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引导到职业岗位技能学习上,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大赛,争取通过五年时间计算机专业技能大赛扬州第一,全省知名,勇闯国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