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政策,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着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加速提高慈利经济的工业化、民营化和城镇化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并与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相协调,城乡居民达到和超过小康水平。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依托张家界的旅游市场,调整农业、发展工业、搞活第三产业;依托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品牌,拓展产品市场,发展优势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产业升级,城镇带动,扩大开放,环境保护。第九条基本形成现代化城镇格局,加强与周围县市的经济联系,构成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第十条基本形成现代化城镇的基础设施的构架。建成安全有效的电网系统,提高环境质量和防灾减灾能力,基本形成城镇环境的良性发展,加强城镇绿化建设,创造新的景观和城镇整体的美观和和谐。第十一条形成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生态环境。塑造有特色的宜人的现代化城镇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第十二条基本形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成内外资金、商贸、技术、人才和信息畅通的现代市场体系。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三条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以国家加速中西部开发为契机,加强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实施“突出重点,完善基础,提高质量,形成体系”的城镇发展战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重点建制镇为支柱,一般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的等级序列分明,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第十四条城镇化目标1.城镇数量:2005年建制镇13个,2020年小城镇1个,重点建制镇3个,一般建制镇11个。2.城镇化水平:2020年全县总人口7516万人,城镇人口3311万人,城镇化水平441。从现在的188要提高到441。第十五条城镇发展目标1.水平与规模:县域城镇化水平达441,县城人口规模达18万人。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11万人。2.城镇发展布局:全县以零阳镇为核心,重点建制镇为支柱,一般建制镇和集镇为基础的城镇网络,并以江垭、溪口为建设重点,以S304、S305、S306和南部环线为轴线,带动全县经济发展。3.城镇经济结构:整体向较高层次迈进。县城和建制镇应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和商贸业。第十六条城镇体系结构:全县城镇发展将形成以慈利县城为核心的四级城镇体系。第一级为全县域中心城镇,即慈利县城。第二级为县域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