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靠性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摘要本文从质量与可靠性的内涵着手,首先主要论述了可靠性、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可靠性管理与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可靠性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没有可靠性就谈不上质量。关键词可靠性管理;质量;可靠性;质量管理引言: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曾经说过:质量是21世纪的核心。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专家和企业界的高度认同1。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要从市场获得更多利润,就必须向市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因此,质量是每个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主题。从产品的角度来讲,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而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就是要预防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发生随机故障。可靠性管理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产品在整个寿命期内可靠性技术工作有效的组织并控制起来,调动各方面人员开展可靠性活动1。可靠性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周期全过程,与质量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可靠性管理本身就是质量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组成部分。1可靠性管理11什么是可靠性:对一种产品来讲,其质量特性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把这些完成产品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性称为质量特性。此外,人们生活中的产品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可靠性。国家标准gbt318794对可靠性作了明确的定义: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
f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从可靠性的定义可以看出,可靠性有三个相关联的指标,即:规定的条件、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功能:1规定的条件是指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维护条件和适用条件等。2规定的时间是指产品的无故障时间。(3)规定的功能是指产品所具备的使用效果。例如,电视机的功能是呈现影视画面;汽车的功能是在人或物运动。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谈及可靠性。12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可靠性管理涉及企业技术、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与产品寿命相关的部门和个体。可靠性管理包括:设计时产品可靠性指标及设计措施的保障;制造时确保可靠性的实现;使用时可靠性水平的维持措施三个方面。它涉及理论、设备、技术、管理及教育等各个方面。可靠性管理的内容要素包括:教育;设计;设备;试验;管理;软件;生产;维修;等等。可靠性管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各项可靠性工程技术活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和控制等综合性工作,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所要求的产品可靠性水平,实现预定可靠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