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江汉油田东方红学校胡战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了解书信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文进行质疑、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书信主要内容,搜集、整合资料,品读文中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交流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更加尊重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教学难点:理解信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课前准备:教师:把握课标钻研教材,搜集资料,下载音乐《夕阳山顶》,制作课件。学生:1、搜集与战争有关的图片、数据、影像资料;
2、整理自己的生活照片。3、根据导学稿预习课文。(附导学稿)(1)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了解书信主要内容。(3)根据需要质疑、探究。(4)搜集资料,独立或合作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f(5)联系上下文、使用工具书与生活相结合,理解不懂的词句。(6)写写对课文的理解,做旁注。(7)融入情感,朗读课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学习准备课。教师检查学生根据导学稿学习的完成情况。重点放在生字、新词的读写与理解上,具体指导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选最有价值的资料修改课件。第二课时:抓重点、难点讲读、品析,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下面我就第二课时的教学进行阐述。(一)名言引入,找出呼声,激发情感。1、名言引入: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就主张和平。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周恩来总理也说过“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肤色,四海之内皆兄弟”,意思是希望天下的人像兄弟一样亲。然而,有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发动战争。有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就是因为战争而牺牲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这个孩子的呼声吧?2、师板书课题。抓住“呼声”,让生画出文中句子。师板书“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个环节我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训练。一是用名言引入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告诉学生,人与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