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两操集合前、早中晚饭后的边角时间到教室学习的习惯。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养成教育关系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养成教育中,要从点滴做起,结合教导三处各班级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习做人。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最终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三、课题实施措施: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受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本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要采取如下的一些措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1、加强对课题教师的培训
f全体课题组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持之以恒、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是本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都要加强对课题组教师相关理论的培训,强化教科研方法的指导,采取一定措施激发他们参与教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2、转变家长的人才观一些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偏颇,一味强调学习第一,而忽略或不太重视同样影响学生一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学校要以家长学校为平台,加强家校交流互动,切实转变家长的育人观念,提高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本课题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四、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酝酿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选题:撰写课题申请书;成立研究机构、确立研究人员;撰写实施方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前期调查与分析;收集资料,初步开始研究。第二阶段:实施试验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研究内容:①建构研究管理组织体系,确立提高课题研究评价标准和建立研究制度、保障指导机制和激励机制。②确立提高行动研究的原则、策略。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艺术和水平。成果形式:论文、学生责任教育、方案等。第三阶段:全面研究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研究内容:①探索提高教师研究责任的目标体系的建设,构建新型的责任管理模式②探索家、校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发展模式的建设。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对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及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典型个案材料进行研究,集结素材,整理成相关的有价值的文集。五、课题组成员大致分工,哪些工作有哪个来做(补充)
f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参研人员任务分工资料准备学生常规教育计划(日查、周结、月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