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断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2005年的2555万吨,2006年提高到35万吨;
4
f军转干考试
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断巩固,2005年调入粮食825万吨,2006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四、市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近年来,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农田基本建设多头管理,规划、标准、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近两年,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2007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成本比较,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成本:
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在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成本,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此外,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粮食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