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的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2000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绿色食品工作网络建成,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2002年起,我市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稻品种。如从江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987”,平均亩产400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常规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我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泰宁、宁化、明溪、建宁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我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与沿海销区的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我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在2006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宁化县与龙岩、泉州、厦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泰宁县与厦门、泉州、福州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我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创新经营理念和品牌战略意识,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我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宁化县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三、市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状况(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我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本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品种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
3
f军转干考试
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米仍是调入的主要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