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标准(NYHA)心功能代谢当量(METs)Ⅰ级:≥7Ⅱ级:≥5<7Ⅲ级:≥2<5Ⅳ级:<2衡量体力:<5METs:65岁以下的病人<METs则预后不良;5METs:日常生活受限,通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恢复的功能储量;10METs:属于相当正常的健康水平,药物治疗的预后和冠脉搭桥术一样好;13METs:虽然运动试验有异常表现,但是预后好;18METs:有氧运动员的体力;22METs:有充分运动的竞技运动员才能达到的运动量。
WeberKT标准,按VO2maxkg及ATmlmi
1kg1分级:
VO2maxkgATA级2014B级16201114C级1016811D级108
治疗分级(用于心脏不正常的患者):甲级:活动无限制乙级:重度用力受限制丙级:一般用力中度受限丁级:一般用力明显受限
戊级:不能活动
射血分数(EF):即每搏量占左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它反映左室的排血效率。SVEDV-ESVEF==
EDVEDV一般认为,射血分数在50%~75%为轻度降低,在35%~49%为中度降低,在34%以下为明显降低
f2目前,学术界最普遍应用的心脏功能评价方法为纽约心脏学会分级(NYHA分级),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如下: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功能障碍的分级常用killip分级法和Forrester分型
1killip分级法:killip分级法是以临床症状及体征来判定:Ⅰ级:无心力衰竭的征象;Ⅱ级:轻度到中度心力衰竭,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肺野50以下有湿性罗音。Ⅲ级:严重心力衰竭,肺野50以上有湿性罗音或出现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此分级不包括急性右室梗死并发的右心衰竭。并应注意鉴别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等常引起的肺部罗音
2.根据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分型(改良Forrester分型):Ⅰ型:肺毛细血管压(PCWP)<24kPa18mmHg心脏指数CI>22Lmi
1m2临床无肺充血及周围组织灌
注不足Ⅱ型PCWP>24kPa18mmHgCI≥22Lmi
1m2临床肺充血无周围组织灌注不足Ⅲ型PCWP≤24kPa18mmHgCI<22Lmi
1m2临床有低血压及周围组织灌注不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