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NYHA分级
心功能各种分级方法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小于平时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2WHO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会导致气短、乏力、胸痛或黑。
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近乎晕厥。
Ⅲ级: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不适,但低于日常活动会出现气短、乏力、胸痛或近乎晕厥。
Ⅳ级:患者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有右心衰竭征象,休息时可出现气短和(或乏力,任何体力活动都可加重症状。
3六分钟步行试验
要求患者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步行的距离。如150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m,为中度心功能不全;426550m,为轻度心功能不全。1928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对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1994AHA对NYHA1928年心功能分级的补充:
根据ECG,运动负荷试验,Xray,心超,放射学显像等客观检查结果进行第二类分级。
A级:无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B级:有轻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C级: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D级: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观证据
2002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衰分级新指南A级:病人为心衰高危患者,但未发展到心脏结构改变也无症状;B级:指已发展到心脏结构改变,但尚未引起症状。C级:指过去或现在有心衰症状并伴有心脏结构损害;
fD级:终末期心衰,需要特殊的治疗措施。
Killip分级只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力衰竭(泵衰竭〕Ⅰ级:无心力衰竭征象,但PCW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可升高,病死率05。Ⅱ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肺罗音出现范围小于两肺野的50,可出现第三心音、奔马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或其它心律失常,静脉压升高,有肺淤血的X线表现,病死率1020。Ⅲ级:重度心力衰竭,肺罗音出现范围大于两肺的50,可出现急性肺水肿,病死率3540。Ⅳ级:出现心原性休克,血压小于90mmHg,尿少于每小时20ml,皮肤湿冷,呼吸加速,脉率大于100次分,病死率8595。Ⅴ级:出现心原性休克及急性肺水肿,病死率极高。
MET量化心衰病人的心功能分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