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央行公布的一份针对全国储户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人们为了买房往往透支了几十年的消费,更给自己甚至整个家庭带来了长期、深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高房价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承受之重”。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之下,2010年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上涨74%,相比2009年全年23%的涨幅,全国房价涨幅适中,处于近10年的偏低值,房价调控取得一定效果。但从整体来看,房价仍在高位运行,即使在今年初“新国八条”、房产税试点等严厉调控政策下,依然难以遏制房价涨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今年l月份70个大中城市同比价格上涨的有68个,其中涨幅超过l0%的城市达到l0个。资料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从经济效益较低的部门向经济效益较高的部门转移。197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占705%,2008年总就业劳动力中,农业劳动力下降到396%。三十多年来,新增的3亿多从业人员中,均有60%是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同时,就业管理体制和人们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自谋就业、自主创业、到非公经济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比重从l978年的02%增加到2008年的748%。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500万人,而经济在正常增长条件下,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子求的矛盾相当突出。2011年,全国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l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达到
f660万人,是l0年前的5倍多,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此外,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800900万人;2亿多农民工中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固。而同时,“招工难”现象已经逐渐从东南沿海波及更多地区,甚至一些内陆省份。数据显示,在24亿的农民工中,技术工人严重缺乏。随着劳动关系由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的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已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l9972007年间,全国劳动争议受理的案件每年增幅在20%以上,2008年当期立案的劳动争议案件比上年增长98%,攀升至69万件。涉及拖欠工资、提高工资待遇、工伤失业待遇、缴纳社会保险金等突发性职工群体性事件增多。资料5随着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