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朱敏罗岱来源:《设计》2019年第06期
摘要:聚焦学龄前儿童,探究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梳理学龄前儿童的视觉状况、认知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中的多重作用,并将色盲儿童的色彩辨识与用户体验情况纳入研究范畴。从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与用户体验出发,结合色彩的功能性与审美性,提炼出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APP界面色彩搭配方案。
关键词:色彩学龄前儿童界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3012802
引言
作为APP重要组成部分的用户界面,承担着表达信息与情感,实现人机交互的重任,这些功能的实现仰赖于多种设计语言的综合使用,其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就是色彩语言。色彩语言使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界面的功能和用户的体验,因此要求界面设计者需要更加精准地将其进行把握。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色彩的需求,需要对APP目标用户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色彩应用策略,面向学龄前(本文指36岁)儿童进行界面设计时亦是如此。
一、学龄前儿童的视觉状况和认知能力
(一)视觉状况
1视力发育状况
学龄前儿童的视力还处于发育完善的阶段,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也在不断提高,到学龄前晚期会达到成人水平。
2视觉异常情况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对人类而言,视觉是最为重要的器官,我们所感知到的包括色彩在内的所有外界信息有95来自于视觉。因此,视觉的异常会给人们带来诸多障碍,本文重点探讨色盲这一视觉异常情况。色盲包括全色盲、红色盲、绿色盲等1,一般由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据有关人员统计,全世界有8(一说9)的男性和05的女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色盲情况。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学龄前色盲儿童的准确数据,但是通过推断可得知,学龄前儿童是存在色盲情况的且或许不在少数。
(二)认知能力
1认知方式
按照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在这一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儿童可以凭借各种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还不能像成人一样通过对事物的理解、判断等来解决问题。因此,他们更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无法理解过于抽象和繁复的事物。
2色彩认知
学龄前儿童的色彩认知能力也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