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102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I
formatio
a
dComputatio
Scie
c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与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与数值分析能力,能解决信息技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科学技术、教育领域、IT产业、经济金融等相关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软件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并具有攻读相关学科研究生学位的基础知识。
二、基本要求
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为: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毕业生应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会工具软件和专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3熟练掌握各种建模方法;4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及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5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
f6掌握利用现代化手段查询资料、检索文献等先进技术。同时,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获得如下能力:1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有关知识或信息的方法、技能和能力;2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3具有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并具有设计小型软件系统能力;4具有建立数学模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
主干学科数学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
四、主干课程
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数学软件、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共43周,其中包括:军事训练、劳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工程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软件设计与编程、应用领域建模、科研训练、创新与技术能力培养、毕业论文(设计)等。
六、学分分配
f课程
学分学分
额定学分学分比例
学分比例=额定学分/170
课程教学必修课
选修课
通识类
学科类通识类学科类
645
205
20+X
695
645
205
10
41
375
121
59
241
实践教合计
学环节
342085
34
170
200100
七、学制
四年
八、授予学位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毕业条件
毕业最低额定学分170(课内)+8(课外)。课内:必修课85学分,选修课51学分,其中通识类其他公共选修课3学分(自由选),实践环节34学分。课外:创新与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