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极其丰富且富有辩证性,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一大渊源.身为名师,老子有自己区别于儒家的教育主张.他在自己独特的人性观知识观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纵观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老子创立的“道”、“无为”的哲学体系提到老子,世人一般把他看成是“消极遁世”的哲学家,很少提到他的教育思想。实际上,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事物自然而然的规律,以“无为”达到“有为”,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根据“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教育主张,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其出色的教育家。老子的教育思想以“道”为统帅,他所阐释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要求、师道观等具体教育主张都是围绕“道”展开的。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道”是蕴含于万物中的事物本然的规律和由此引申出的原则、原理是无形的,而又实际存在于万物中的万物总法则。老子基于“道”提出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在中国二千多年的教育史中,真正能弥补儒家思想的不足,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异化,对国民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并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崭新的,符合人性的社会主义教育给以深刻启发的是老子,是老子的道家教育思想。本文试从老子的人性观知识观入手,对老子的教育思想作粗略的分析,探索道家教
f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老子的人性观、知识观老子的“自然人性观”自古以来教育思想家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都是以其各自不同的人性观为基础的。老子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虽未明确提出关于人性的理论,但“有实质的人性观。老子主要是以“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观为其理论基调的。老子从“道法自然”的理论前提出发,认为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都是自然质朴的,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而宇宙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与万物一样,作为天地间的一份子,人的本性应该是素朴的,就如同婴儿般的无知无欲。老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所具有的天性是最好的,是完美的,最值得人们保护。人的本性是婴儿时期的纯真自然、无知无欲、质朴无华的素朴状态。《老子》一书中多次流露出对婴儿状态的赞美,老子说“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洲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