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K12教育资料
物质的溶解性
【学习目标】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2知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会根据溶解度曲线查找溶解度及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1对固体物质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和简单应用。2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习难点】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导【活动一】认识、理解溶解度的定义1阅读课本P1819,自学结合一对一助学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在一定的下,某固体物质在g溶剂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1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划分(根据室温20℃时的溶解度)【巩固训练】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溶解性溶解度(20℃)<001g001g1g1g10g>10g学过程
(1)100g水中溶解氯化钠36g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2)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得到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3)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4)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2.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2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是(2)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为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20℃时,将15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若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活动二】认识了解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学习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1完成P19上的“活动与探究”2从溶解度曲线可获得以下信息:(1)可推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2)可以发现溶解度随;变化的趋势;的大小等。;g氯化钠,此时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还可以比较在某一温度下或某一温度段内不同物质的3.完成P20上“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学习K12教育资料
f学习K12教育资料
【巩固训练】1.由溶解度曲线知,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质的溶解度而。2.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a、b、c、d为图像中的四个点。l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2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__________g。3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4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①cd=ba【课堂检测】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