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想把它与文字联系在一起,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对婴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还有人认为,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因而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上常常混为一谈。很多人疑惑:幼儿这么小,又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早期阅读是以学前儿童为接受、理解主体,以低幼绘本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理解性学习活动。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早期阅读的对象主要有三种认识,一是文本说;二是视觉符号说;三是绘本说。
早期阅读的指导重点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的阅读学习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获得阅读能力的学习,二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的学习。
早期阅读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儿童的阅读综合素质。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此思考早期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师要引发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使幼儿热爱书籍,爱护图书,喜欢观察书面语言信息(包括以印刷材料呈现的各种色彩、图像、符号及文字等)能自觉自主地参与阅读活动。在认知习惯方面,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认识图书的结构,懂得按顺序逐页翻阅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在技能能力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对书面阅读信息的观察模拟、预期猜测、自我调适以及连贯表述等技能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应侧重于教材中包含的阅读符号和对儿童阅读能力的要求
三、教学准备应着重考虑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环境的创设。无论组织哪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做好环境、教具材料、幼儿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但对于早期阅读教学而言,其教学准备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则是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
四、语言运用应体现多样性综合化的特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