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躬耕地历史原貌,改善武侯祠旅游环境,提高品位,丰富内涵,以物取胜,
以景诱人”的指导思想,并不断深地,调查研究,具体指导规划,使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发生
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和效果颇为明显的巨大变化。
与南阳》蜡像展、再现当年岳飞抗金途中路过南阳,夜宿武侯祠,祭拜武侯的《岳飞夜
书出师表》蜡像展、再现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时与好友交谈的《诸葛亮会友蜡像展》、集南
阳汉代舞乐精髓及汉代科技于一体,再现南阳汉代辉煌灿烂历史文化的大型综合展览《汉代
文化苑》、通过馆藏十八罗汉、宗教造像、建筑构件等文物珍品,向观众展示我国古代高超的
宗教、建筑雕塑艺术的《古代雕塑艺术精品展》,以及每年时逢诸葛亮祭日举办的大型祭拜仪
式和相关活动等,受到了游客的普遍赞誉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平的建筑
艺术,其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环境配置优美。其建筑布局分布在
阶阶抬高的中轴线上,颇富韵律感和节奏感,石坊、仙人桥、山门、大拜殿、茅庐、宁远楼
依次坐落在中轴线上,与两侧的碑廊、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伴月台、躬耕亭等形成两
进四合院落,与此平行的还有北路三顾祠院,南路卧龙书院。祠园地势开阔,从竹飒飒,松
柏森森,潭水清碧,景色宜人,其总体布局既不失名士祠宇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
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留连往返。
武侯祠内碑石林立,蔚然成景,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均备,是记载南阳
武侯祠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李梦初碑》、《赵到碑》等三通汉碑
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其它的如岳飞书《出师表》碑等,或以书法取胜,或以文辞见长。武侯
祠殿堂上的匾额楹联,高悬低挂,很多在书法上有相当深的造诣;笔体苍劲,洒脱俊逸,历
来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推崇。武侯祠的碑、联、匾集文学、书法、绘画于一体,是一珍
贵的艺术宝库。
诸葛庐,高4米,八角攒尖式,每角悬挂一风铃,每当清风徐来。便叮当作响,好象向
人们叙说着发生在这里的千古佳话三顾茅庐。草庐的大门上悬挂着南阳知府顾嘉蔷于道
f光二十六年(公元1748年)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为: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下联是: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庚梁父可有遗音。上联的意思是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垄亩,
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