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考察报告系别:专业:环艺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习地点:南阳一、考察主题积累知识,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了解祖国文化传统。丰富自己的见闻,开阔视野,将
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二、概述(一)调查目的。总体了解古代文化与建筑,归纳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时间2011317地点:南阳对象:南阳府衙调查要点:府衙的文化艺术范围:府衙各个景点(三)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府衙各个景点和古代文化入手,深刻的分析与探索三、正文。考察期间我去了南阳府衙,让我记忆优新。这是我见过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府衙,
可以看出这座府衙魅力无穷呀。南阳府衙,坐落于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00余间,南北长2400,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府署左北向南,经明、清两代不断修葺扩建,至清光绪末年,规模宏大。主体建筑依次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两侧房舍、院落分布有序,布局严谨。署前为照壁,北为大门,左右列榜房,门前东为召父房,西为杜母坊,还有谯楼和石狮一对。大门北为仪门,两侧为公廨,外有东西牌坊两座,分别与仪门两侧门相对应。再北为大堂,沿明旧额曰“公廉”,即公正廉洁之意。堂前竖戒石坊,正面额书“公生明”,两侧书“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即《戒石铭》原文)。堂左右为承发司、永平库,堂前至仪门,两侧各建排房十间,为各执事房,即书吏六曹房,还有东西二公廨。大堂后为寅恭门,门后为二堂,明代额曰“燕思”,后曰“思补堂”,清末改曰“退思堂”,均取退而思过之意。二堂之后有暖阁(穿阁),
经穿阁即入内宅(府庭),内宅为一四合院,由宅门及左右门房、左右廊房和后堂(三堂)组成,俗称上房院。宅门及门房两侧为吏舍,但在上房院外。后堂规模与大堂相仿,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和商讨重要政事的地方。后堂东有偏院,为知府眷属住所。其东南(在二堂之东偏南)为“虚白轩”;北折而东植桃李数十株,有舍曰“桃李馆”。后堂西南(在二堂西)有花厅,厅之北宇曰“师竹轩”,为知府鉴判之所,即签署公文、案卷和日常办公的地方,取虚心治理之间,故名。转西为“爱日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于堂前凿池植莲,并架虹桥于其上,以通“对月轩”,取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