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表面特征及内部结构
第一节、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表面宏观特征
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构划是海、陆的划分。其中面积:海洋约70,陆地约30。都具有平面的特点,分别代表着两个高低不同平台:大陆平台800m,海底4000m。两者相差5000m。这个高差远远超过海、陆内部的一般相对高差。这一宏观的特征表明大陆和海洋的深部地质一定有着重要的区别。
二、大陆边缘
大陆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带为大陆边缘,常包含有大陆架co
ti
e
talshelf、大陆坡co
ti
e
talslope和大陆基(co
ti
e
talrise)。
f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分布的浅水台地,是大陆在水下自然延伸的部分。表面平坦,平均坡度为0o07’,靠近大陆的部分坡度稍大,平均达0o124’。大陆架外缘有一坡度明显变陡的坡折线,坡折线的平均深度为133m,大陆架平均宽5070Km。大西洋的大陆架较宽一般为100200Km。北欧沿海、北冰洋的大陆架最宽,达500Km以上。我国东部大陆架宽达500km左右,是世界上较宽的大陆架之一。太平洋沿岸因有海沟,大陆架很窄,有的地方只有48Km。2、大陆坡:大陆架坡折线以下为一较陡的斜坡,其平均坡度为43o,最大可达20o,宽度平均为28Km,坡脚的深度为14003200m左右。大陆坡是海底地形最复杂的地段,常常有许多通向大洋方向的深峡谷.这些峡谷深可达数百米,两壁很陡可达45o以上。是真正的海底峡谷,在形态上与大陆山区的峡谷类似。3、大陆基大陆坡脚坡度逐渐变缓,过渡为大洋盆地。这一过渡地带称为大陆基co
ti
e
talrise。
三、大陆边缘分类
1.大西洋型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2.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架很窄。3.日本海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类似,由岛弧代替了大陆边缘山脉,岛弧与大陆之间还有一片海域,称为弧后盆地由大陆弧后盆地岛弧包括其旁侧很窄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组成。弧后盆地可以是深海或浅海,或过渡类型的海边缘海。以扩张的大西洋为代表,由大陆大陆架大以南美洲西岸为典型,有海沟,并在大陆上陆坡大陆基大洋盆地组成,特点是没有海沟。有与之并行的山脉。由大陆大陆边缘山脉大陆架和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组成,大陆
f第二节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物理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地面观测和试验的各种地球物理场来推断地球内部深不可见的构造情况。包含两个涵义:(1)、表示地球内部各单元之间几何关系的结构,如分层、裂隙、断裂等;(2)、表示内部物质组成的岩石、矿物或化学成分等。
一、地球内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