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3初步认识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取图片大致了解湿地的概念和类型。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讨论总结,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内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湿地价值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2在分析当前不合理利用湿地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3通过课堂上对平湖乡土地理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三、教学重点:1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课时安排
二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导入新课
以“世界湿地日”为主题导入。师:你们知道2月2日是什么日子吗?生:……师:这一天是世界湿地日。那大家又知道什么是湿地吗?其实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着很多很多的湿地。
f(浏览地图册图其他湿地地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简单的了解“世界湿地日”的由来和历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
一、湿地含义及价值
(展示各种平湖地区的湿地,以乡土地理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我们平湖
地区的湿地,大家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能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湿地?
2湿地有哪些种类?
3湿地的特点?
(进行一定的提示和引导,学生应该可以回答)
1、湿地的定义
(1)简明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
时,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所构成的地区,包括
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根据湿地的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形成原因分类
人工湿地:水库、水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