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胞核构造不完善的原核生物和具完善细胞核结构的真核生物。
2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在以土壤微生物为主导的各种作用综合影响下,向着两个方向转化:一是在土壤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而最终释放出CO2、H2O和能量;所含N、P、和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式方程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这一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3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4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溶液在一定的pH值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称为阳离子交换量即CEC。每千克土壤中所含全部阳离子的总量。
5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
6土壤凋萎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萎蔫系数或萎蔫点。
7土壤污染只认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或制剂施加到土壤中,使其增加了新的组分或某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有含量,并引起现存的或潜在的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和相应危害的现象。
8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9土壤矿物质是土壤固相的主体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站土壤固相总量的90以上。
10土壤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1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12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是土壤内在特征的外在表现。
13土壤电荷无机胶体用过胶体基面的断键或同晶置换作用而产生的电荷。土壤电荷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
14土壤有机质使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15矿质土壤含有机质在200g/kg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16矿质化过程是指土壤动、植物残体及腐殖质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简单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17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装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
18有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