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抓住事物的特点,用恰当的顺序写景。(2)学习两相对照的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2)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难点是描写三味书屋部分,对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难解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导入歌曲小小少年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着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
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彷徨》
杂文集:《二心集》《坟》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二、题目解读
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先写“百草园”的乐趣,再写
“三味书屋”的乏味。
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暗示了文章的主题。通过“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
屋”的乏味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三味”的含义(“三味”是指“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书之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课题用
“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
三、课文阅读
确凿záo
菜畦qí
蟋蟀shuài
缠络chá

觅食mì
竹筛shāi
宿儒sù
渊博yuā

鼎沸dǐ
g
珊瑚shā

锡箔bó
倜傥tìtǎ
g
脑髓suǐ
蝉蜕tuì
攒cuá

盔甲kuī
东方朔shuò
敛liǎ

四、文章总析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又可分四层。
f一层(1段):写回忆百草园的缘由,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二层(2段):写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色及乐趣。三层(36段):插叙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及“我”的感慨。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可分五层。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的陈设和对先生的印象。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