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上海文化的形态
作者:余秋雨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0年第01期
今天讲演的题目叫做“上海文化的形态”。我想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文化的形态第二部分中国文化的形态第三部分上海文化的形态。
讨论上海文化的形态只能从这个结构过来这是逻辑文化的形态到中国文化的形态然后才是上海文化的形态。一定需要将上海文化放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逻辑结构中它才有价值。
首先文化的形态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是非常紧迫。现在的我们似乎突然进入了一个“大家都在谈文化”的时代猛一看是一件好事其实未必。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按照如今这样的格局和规模来谈文化的话我们这辈子根本啃不完文化的任何一只角。大家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细节知道了很多的文化事件阅读了很多的古书但大家是否感觉到即使是再花几辈子时间也不能摸到文化的一个边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悲剧吗当大家都在谈论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迷失在文化的一个沼泽地里走出不来。因为文化的内容太多太广包括很多资深文化人在内的人们都在文化中迷路了。有时候迷路比没有陷入这个沼泽地还糟糕。
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是当大家都在谈论文化的时候需要有人来做减法需要想一想如何交付给我们后代一个既简明又可行的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需要用最简明的语言告诉全世界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正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迷失所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造成的误会越来越大全世界谁也搞不清楚你们中华文化是什么我们需要首先用做减法的心态来做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两道题。
文化的形态
在说明文化的形态以前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文化我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大的文化概念。而写作、唱歌、跳舞之类职业只是小文化。小文化当然也很重要但文化的本意比这些专业的小文化要大得多、深刻得多。由于作为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有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如果大家同意的话就会发现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就是精神价值的问题。精神价值有了问题其他的事情就麻烦了。法国有位学者说“中国不可怕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还看不出他们能够输出被别人接受的精神价值。”我们知道季羡林先生生前曾提出我们的精神价值迟早会被世界接受但这个“迟早”是在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么时候呢他们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产品他们已经接受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的形象但他们还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