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则可以依据教学要求和自身的基础,选择必做和选做的实验。
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各阶段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使其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以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既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又能使其在学习时有规可依,使他们在程序设计中得到适度的创新体验。
4错例分析法
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掌握也需要不断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听懂教师授课的内容,但自己编写程序时却错误百出。因此,笔者经常将容易出错的概念以反例形式展示给学生,或者将比较典型的例子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找出错误,分析原因,并纠正、调试直至正确运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找错、纠错,明确易错知识点,使学生加深印象。
5创新性地利用翻转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提前准备好的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在课前自学,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类比,通过VB控件对象的举证,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类等基本概念与封装、继承、多态性等特征。
关于递归算法教学的课堂实践
笔者以高一信息技术教材中《算法与程序设计》一课中的递归算法为例,讲解如下。
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规模较大的、较难解决的问题变成规模较小的、容易解决的问题,规模较小的问题又变成规模更小的问题,当问题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得出它的解,从而得到原来问题的解,即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基本思想。
引入题目:有一群猴子摘了一堆桃子,它们每天都吃当前桃子的一半且再多吃一个,到了第十天只剩下一个桃子。问猴子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笔者找了十位学生上来排成一排,十位学生分别计算其中一天桃子的个数。计算第十天桃子数的学生的答案是一个,那么他把答案传给第九位同学,这位同学就可以算出第九天桃子的个数。公式是(前一同学的答案1)×2。接着,他把计算出的答案传给第八个同学,以此类推……由于每天的桃子数都等于第二天桃子数加1的2倍,符合递归的条件,故采用递归实现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非常方便。首先,定义天数变量day,如果day10,据题意只剩下一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