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D探地雷达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于景兰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266107摘要随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基础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得到空前
重视。基于探地雷达高精度、连续的无损检测方式,其在公路面基层厚度和路面下存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文首先对国产LTD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给予简单介绍,接着重点对其在公路建设前期的地质勘察、施工质量检测和后期维护中的应用实例加以分析,最后就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关键词探地雷达无损检测地质勘察面基层厚度计算缺陷探测前景展望0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中,公路又是基础中的基础。近几年来,国家每年投资成百上千亿资金来修建公路,全国的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形势十分喜人。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现有落后的公路检测手段和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之间的矛盾,怎样保证又快又好地检测施工质量,如何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水平等,都是一些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1常规检测和维护方法的局限性我们知道,在公路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从夯实地基、碾压每层路基,到灌注水泥砼层路面或沥青路面,每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检测。传统的方法是根据规程随机选点,钻孔取样、进行室内分析处理,从中获取厚度、深度、压实度和强度等工程参数。然而,这种常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被测点是随机选择的,因而检测结果往往缺乏代表性。同时,由于检测点的密度稀,有些局部压实度达不到标准、厚度偏小、水泥混凝土或沥青内部存在的缺陷等不良区段极易漏检,给后续工程工作留下隐患。另外,在道路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管理中,通常对路表面出现的破损、凹陷、裂缝、平整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但对道路内部存在的隐性灾害,如路面下的空洞、积水、脱空、基础疏松等却无有效的检测手段,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随着冬冰夏融,热胀冷缩以及日积月累的冲压,往往容易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使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如果能够研究开发出一种无损、快速、直观、能显示道路内部状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必将使道路建设质量和养护管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作者简介:于景兰(1968年),男,199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从事探地雷达数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