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二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它们可以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利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即可分离出此类微生物。2.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3.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能分解尿素产生氨,氨为碱性,酚红指示剂在碱性下为红色,红色区域大小代表脲酶活性强弱和含量的多少。
1.尿素又称脲,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如家畜的尿中都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2.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特点含有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其利用尿素的反应式为:NH22C=O+H2O脲酶2NH3+CO2。3.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1实验原理:①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的微生物能以尿素为氮源。②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致使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2培养基的对照:制备LB全营养培养基和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土壤中的微生物,并对菌落观察并计数。3实验步骤:
1.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所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fA.涂布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稀释分离法
D.选择分离法
解析:选A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多种多样,本实验使用了涂布分离法。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比实际值高
B.比实际值低
C.和实际值一致
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解析:选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也可能由相连的两个或多个菌体繁殖而来,并且该
方法测得的是活菌的菌落数目,未包括死菌数,因此统计的活菌数要少于菌体实际值。
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含有脲酶的微生物会导致培养基呈酸性
B.地表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脲
C.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含有脲酶
D.脲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有氮元素
解析:选A根据反应式:NH22C=O+H2O—脲—酶→2NH3+CO2,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含有脲酶的微生物会产生NH3,从而导致培养基呈碱性。
4.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后,指示剂将
A.变蓝色
B.变红色
C.变黑色
D.变棕色
解析:选B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
升高,加入酚红指示剂将变红色。
5.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中除CO2外还有A.N2B.NO-2C.NO-3D.NH3解析:选D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中含有脲酶,它能降解尿素并产生NH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