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梁山伯和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看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0816022班吴光普45号
摘要:东西方由于社会文化、社会背景、社会伦理观念的不同,往往导致爱情观念也出现不同的差异。在中国封建时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就是很好的一个典型代表,在封建儒家伦理观念道德下,他们的爱情只会是悲剧;而在西方封建贵族势力虽比较强大,当排除事件中因个人的失误造成的后果后,也许罗密欧与朱丽叶也许是很有可能摆脱封建家族势力的素服最终走到一起的。因此,本文将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西两部悲剧作品中看中西方爱情观的异同。
关键词:伦理爱情悲剧众所周知,《梁山伯和祝英台》与《罗密欧和朱丽叶》都是中西方流传久远的爱情悲剧作品,《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属于中国民间四大悲剧作品之一,充分表现了在封建王权势力和伦理观念下的爱情悲剧;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出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之手,体现着当时西方人的爱情悲剧,它们分别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生根并开枝散叶,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第一个交叉点:在各自的国度里追求自由的爱情在许多爱情作品中往往都表现出以爱情作为幸福的起点,作为双方生命的延续的主题,而毫无例外,这两部作品故事的发生也是因为男女主人公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在祝英台男扮女装来到杭州读书与梁山伯相识,两人经过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楼台会,双方的爱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他们明明知道他们的爱情会受到阻挠,会遭到很多困难,但他们还是相爱,还是要为自由的爱情而奋斗。所以当他们的爱情面对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儒家传伦理观念下门当户对的传统、祝父毫不留情面的反对并把祝英台许配给马家、马家的财势和官官相护的现实等诸多因素阻挠的情况下,他们依旧很坚定地通过玉扇坠两人私定终生,但是现实的残酷终究注定他们生时是不能走到一起的,祝英台的避婚、骂媒、哭坟,梁山伯相思病亡到最后的哭坟合葬,生虽然没能在一起,但死后,自由恋爱的两人最终也在“化蝶”这一神话情节中追求到自己渴望的爱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封建家族势力较为强大下,作为世仇家族双方的子女,最后走到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罗密欧又在此时杀死了提伯尔特,可谓仇上加仇。两人的爱情虽面临层层的阻碍,重重地考验,但我们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却没有因此停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