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代特点,有效地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3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原则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特点,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要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理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明确专业核心技能以及培养的措施。要求总学时不突破2800学时,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时(学分)的一半左右。4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原则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灵活安排教学进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发展空间。5体现办学特色原则要从学院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办学条件、经济社会环境、生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努力办出特色。四、课程设置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f1公共素质课以提高学生必需的人文、科学素养为目标而共同开设的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增强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两课》为2学时周,第14学期开课,考核方式为第1、3、4学期考查,第2学期考试。《体育》为2学时周,第13学期开课,考核方式为考查。《大学英语》为4学时周,第12学期开课,按河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标准组织教学,第1学期为考试,第2学期为其它,即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或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确定课程成绩)。《计算机文化基础》为4学时周,第1或2学期开课(电系、计算机系、人文系各班级在第一学期安排开课,机械系、汽车系、材料系在第二学期安排开课),并按河北省(或全国)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标准组织教学,考核方式为其它,即组织学生参加河北省(或全国)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