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3“白体”4王禹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生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生平13《珠玉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5欧阳修的生平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臣的生平23苏舜钦的生平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石的生平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文的特点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37苏轼的生平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生平52“山谷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57“后山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65柳永的生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生平71晏几道的生平72贺铸的生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生平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生平82朱敦儒的生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86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