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研究生上的培养比例也有显著的提高,大学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如何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保持大学自主办学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均衡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标志。因为政府是投资者,所以高校从在哪建校,校园的建设范围,每年招生人数,学生交学费的执行标准,大学能使用的资源都由政府来决定,大学成了公共产品,大学本身也无法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的办学体制约束了大学的发展,使它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办学体制方面要有所创新。在公共教育经费有限的前提下,要想使大学的招生比例扩大,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资金方面明显不足,这就需要扩大大学的投资主体。我国大学办学引进私有资金,出现了“三本”这种由私有资金投资兴办的民营大学,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大笔教育经费支出的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资金方面的需求。大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和办学主体,在高等教育准市场化的理念的引导下,适当的引进除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行多种办学形式共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公私混合体制型的大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由双方共同出资,但按
f照私立大学注册,设立校董事会,按私立大学收费和经营管理,实现大学学术自由、自主办学、按市场需要培养人才,服务于经济。还可以与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共同出资联合办学,互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完成科研项目,让中国的学生不用出国留学,就可以享受到国外知名大学的教育服务,有效地减少了教育进口。也可以在现有的公立高校内部成立有私人投资的实验室、研究服务机构,共同研发科研成果,服务于经济发展。
2、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现代大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进行科学管理,要有远见卓识的管理理念,明确的大学发展方向,即发展战略。在学校内部要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加强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质量管理,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保证大学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改变政府对高校过多的行政管理,要充分体现高校内部的民主管理,让教授能更多地参与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管理,体现出专家治校。实行校务公开,让广大教职员工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的权力。对于私立、公私合办的高校要设立校董事会,由校董事会征询专家及员工的意见来构建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但是值得强调的是,要从高校发展的全局出发,考虑学校未来发展,不能只考虑到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