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全面评价学生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校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在情感方面:
1、激励学生发展的“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是对评价改革的重大突破。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而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的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的,发展性评价,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
f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当然,激励也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只要教师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他们反省能力,不因存在某些不足而怀疑自我价值,这样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所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
2、及时评价学生的“匙”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怎样艺术地鼓励学生,又怎样科学的评价学生呢?及时给学生的一声赞许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一把“匙”。口头评价是一种及时的评价,它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五年级班里有一名学困生,学习吃力,常常受到批评,精神压力大,每天总是用怯生生的目光注视着老师。一天,她在上英语课时,授课的董玉莲老师让她写了一个单词,她写的特别认真,董老师面带笑容地说:“来,握握手,祝贺你取得进步。”放学后,她跑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