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18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19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得特殊要求。20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f21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2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3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地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24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25课程目标: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26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列化活动。27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28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合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29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学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30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