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压强这一章的第三节课,教材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大气压强的验证、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受教学容量的影响,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有关大气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应用的教学。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及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相关现象的解释。难点: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四、教学手段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五、板书设计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各个方向都存在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2、单位:1毫米汞柱133帕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标准大气压:5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帕
六、教学过程
f教学环节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准备两个相同的干净透明玻璃杯,一杯空着,另一杯倒满清水,将一张硬纸片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后放手,纸片掉下。使用另一只装满水的杯子重复相同的动作,纸片没掉下。将杯口慢慢朝向侧面,纸片也没掉下。拿掉纸片后,倒掉杯子里的水。一、大气压的存在问题: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证明大气中存在压强呢?演示:1将塑料吸盘捏扁吸到窗玻璃上,甚至还能挂上重物。2吞蛋实验:在瓶口稍小于鸡蛋的瓶子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棉球放入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发现鸡蛋被吞入瓶中问题: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问题:如果在吸盘或者玻璃瓶上钻一个孔或者掀开一个角,我们还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总结:由于大气层中的空气像液体一样受到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像液体一样对进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并且空气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实早在17世纪科学家们就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播放马德保半球试验录像)二、大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