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认识,既不要为从事这种职业而自觉高人一等,也不要自轻自贱,觉得比其他社会职业低下。同时,每个教师能否受到社会的尊重,能否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自身的学识、能力、水平、敬业精神以及对教育事业贡献的大小密切相关。在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成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而备受重视和奖励的只是少数,而不会是全部。因此,在新时期,教师既应去掉笼罩在自己头上的“神圣”而虚幻的光环,又不要自惭形秽、自觉低贱,不要让职业评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片面走向另一种片面,而应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自己,以一个从事这一职业的普通公民来看待自己,以宽阔的胸襟和开放的心态来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
另一方面,对个体生命而言,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美好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比较、取舍。教师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一样,平凡与伟大交织、艰辛与欢乐共有、付出与收获同在。许多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确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之一,这是因为他们体验到当教师不仅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条件,而且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它充盈着自由的欢乐,内含着创造的幸福,给人带来内在的满足与尊严。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价值的实现。显然他们真实地看到了教师职业美好的一面,并以辩证的观点看待并不那么完美的一面。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可以体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人生命价值的统一,拥有幸福感。
f总之,教师不仅需要他人、社会的关注与尊重,也需要自我价值的接纳和认同,需要以平常心、幸福感来对待自己的职业,避免一些自挫性的认识,维护心理健康。
二、角色意象的认知重建:教师更应象阳光人们常常将教师比喻为“蜡烛”,许多教师也以此自励,以致形成一种“蜡烛”的自我意象。他们认为,一个好教师就应该只讲奉献而不讲索取,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超负荷运转、节假日不休息、生病也坚持上课,直至累倒在讲台上,释放完自己的最后能量。如此践行的时候,又有着无法排解的困惑,如感到空虚和失落、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成就感。特别是在遇到大的压力、遇到改革时,他们心力交瘁却难以应对,有一种无力感、无助感,有一种能量耗尽、心被掏空的感觉。可见,“蜡烛”这种比喻虽然较好地反映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它将教师描绘成一种“悲剧角色”,它漠视了教师的内在尊严和欢乐,忽视了教师的持续的学习与成长的需求,所形成的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象,严重地影响心理健康,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