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金门》:“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辛弃疾《水调歌头》:“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散曲中亦多写以船载愁者,张可久《蟾宫曲》:“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贯云石《清江引》:“江声搅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愁还可用马驮,石孝友《更漏子》:“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离愁比山还重,马也驮不动,构思奇特。
作者还以春草喻愁,李煜《清平乐》:“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离人越行越远,离愁别恨如春草不断地生长出来,越来越长,越来越多。以丁香喻指愁思凝结,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以“雨打芭蕉”喻离愁,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徐再思散曲《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愁似柳絮满天飘飞,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李煜《相见欢》则以丝麻喻愁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作者还用博喻,将几个比喻排列一起言愁。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景结情,用一连串比喻,把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愁绪表达出来。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赞曰:“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沈谦《填词杂说》云:“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朱淑真《眼儿媚》:“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中午被黄莺的叫声吵醒,唤起她的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处处都是愁。向子《七娘子》:“满地落花,漫天飞絮,谁知总是离愁做。”落花飞絮都是离愁做成的。
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将愁情拟人化。
古人表达感情多不是明白直率,而是用含蓄的方式,移情于景,寄情于景,以景物写愁,比兴寄托。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人愁,却说景物使人愁,实际上不是花来愁人,而是人自愁。又《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怎么会有眼泪,鸟怎么会惊心呢?也是寓情于物,愁眼观物,故满眼都是愁。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芭蕉叶卷起,丁香花结起,不舒展,如愁凝结,李商隐不写抒情主人公如何愁,而是说芭蕉不展像愁,丁香结着也像愁,写它们愁,实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