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
聚焦部编教材
渝中区小学语文46年级暑期教师全员培训文字实录
【编者按】2017年6月26日至28日,渝中区小学46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人和街小学大礼堂,经历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之旅。此次培训,如夏日的一缕清风,吹散了心中的迷茫,吹醒了心中的激情。此次培训,专业引领,思维碰撞,文化沉淀,真是“风光不与四时同”“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将三天的培训课程整理成文字实录,共享在群里,以方便各位老师在暑假休闲之余,回读、审视、反思和总结,由于工作量太大,里面难免有很多疏漏的之处,甚至会有不少错别字和语病。望各位在回读中自觉予以修正。如果有人一一修改之后,把稿子再次共享在群里,更是我所期待的。衷心感谢整理本稿的两位老师
【2017年6月26日上午】
三个“第一”,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
主讲:成尚荣一、价值定位
这个高峰就是教育家,没有好教师,没有大家,建构起来的教育高度从何而来?名师从何而来?教育家从哪里诞生呢?所以我坚定的认为首先做一个好教师,名师、特级教师他首先是好教师,他不是好教师,他成不了名师,成不了特级教师,更成不了教育家。这里反应的问题就是中国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浮躁,我认为是有浮躁现象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其实它是最糟糕的,这门学问叫什么,这门学问叫成功学。他们认为这门成功学是一粒毒药,在某一个早上就能成功,成功学收到的是失败学,所有老师都要追求成功但不能吃下成功学这粒毒药。克服在教师成长中的名师浮躁现象,更要克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浮华和浮夸,让教师安于从教,让教师安下心来,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做一个好教师。我最近读一本书叫做《教育人类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人类学家、哲学家博尔诺夫。书里讲了两种教育,一种教育叫连续性教育,另一种教育叫非连续性教育。在座的老师对非连续性教育肯定比较熟悉,非连续性文本。他说的学生的连续性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那就是学生是可塑造的,因为他可塑造所以我们连续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他进行教育。一个学生他不能只是连续性的教育,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他一定会遇到很多突入其来的问题。这问题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危机、家庭变故了、父母离异了、生二胎了、生活上发生
f什么问题了。这些危机他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的生命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这艰巨的任务学生有连续性的发展,还有非连续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就要有连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