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复核管理制度
一、检查标准
现场施工与施组方案不相符、为按图施工、未执行强制性标准、技
术方案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扣1分项。
二、管理要求
每项分项工程首次技术复核由项目经理组织,其余由项目总工或技术
工程师组织,频次与隐蔽验收同步。
1)第一次复核不通过,口头提出整改意见;
2)第二次不通过,下发技术整改单直至合格,并完善整改意见;
3)第三次不通过,项目经理要召开专题会或者约谈责任人,给出处
理意见;
4)未经技术复核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存在问题
1、存在分项工程已施工但未进行技术复核现象,技术复核不及时;
2、存在技术复核未附上复核照片或照片不足等现象;
3、技术复核记录填写不规范。
四、技术复核管理制度
序号1
内容
责任人
每日现场分项工程质量验收专检时,
必须跟随进行技术复核,当天整理好
复核记录,组织人和参加人签字。
胡东升:周日、周一
胡培杰:周二、周三
协助部门质量部
f王军:周四、周五、周六
对于未及时复核的技术复核记录,收2
集质量验收照片,及时补充完善。填写不规范的技术复核记录按要求3重新编制。五、技术复核内容
质量部技术部
序复核号项目
复核内容
组织人
参加人
建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引测成果(包括标准桩、成果计算及示意图);1基础的定位线,包括轴线、放坡边线、测断面尺寸、标高(槽底标高、垫层标高)、量、坡度等。定位放线
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测量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质量
2
楼层放线(轴线、标高)
工程师、
测量工程
师
专业工程
地基
3
设计处理条件、处理成果。
处理
师、技术工程师、质量工程
师
支护定位;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
基坑
4
桩的长度及嵌固深度;开挖工况;锚杆
支护
长度、角度、自由端长度;注浆料强度
专业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f等级、配合比;边坡坡度;基坑变形检
测成果。
桩基的定位;桩长、桩径、入岩深度;
成孔、清空;钢筋笼的钢筋规格、间距、
桩基
5
数量、箍筋、定位筋、吊筋、接头;混
础
凝土强度等级、配合比、塌落度、浇筑
方式。
模板几何尺寸、轴线、标高、预埋件和
预留孔位置、清扫口留置、施工缝留置、
模板
6
模板清理、脱模剂涂刷、止水要求;模
工程
板支架的材质、构造;后浇带模板的支
设。
钢筋放样、品种、规格、是否带E、连
钢筋接方式、钢筋焊接工艺评定检验、接头7
工程位置、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长度;构
造柱插筋;后浇带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