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尽可能多得分,因为人文地理的评分规则往往是要求答到几点后可给满分。如要求分析某地工业发展的条件时,可从自然(地形、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经济(近原料、近燃料、近市场、交通便利等)、社会(国家政策、个人偏好、国防等)和环境等方面去分析。例5:2004年上海地理第55题(题略)。要求回答: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回答时,我们就可以从影响工业基地的基本因素入手,逐一列举出可能会产生影响的措施,再从中选择较为理想的措施即可,如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等。四、指导学生解答比较类地理综合题的策略地理考试中,常见的比较类型试题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型,通过比较找差异,如2006年四川高考文综卷36题第(3)小题:图中甲、乙两阴影区均是著名工业区。乙工业区与甲工业区相比,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何差异?这是最常见的比较类型试题。第二类型,通过比较找相同点,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34题(1)小题:图20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
8
f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第三类型,通过比较找异同点,如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卷28题第(3)小题: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主要异同点。第四类型,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如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卷27题第(2)小题:比较甲、乙两地≥10℃积温有何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四种比较类型试题的具体要求和考察的知识考点不同,为提高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力,增加考试的有效分数,比较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应从下面的要诀去落实: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一规范。1、四步审题是关键。审题的目的是要理解试题的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由于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是多方面的,审题时一方面要能获取所有信息,避免因忽略某方面信息而影响解题;另一方面要对每一条信息有准确的把握,避免因理解偏差而误解了试题的要求和考查意图,进而使解题出现较大的偏差。针对比较类型试题的难度较大的特点,审题要作四步走:一步审比较对象,要求审准对象,这在极大程度上可避免偏题,以免答题时张冠李戴。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是找相同点还是找差异,还是异同点都找,还是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成都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