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与维护策略
作者:刘海华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7期
摘要: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它还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人际关系、人生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属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文中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以及维护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维护策略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施行者,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给学生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同样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建设良好师资队伍的重点内容,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现如今的教育界非常重视对学生方面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缺乏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心。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确保教育教学顺利展开,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现如今,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样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首先要从主观的角度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的重点问题表现在疲劳、焦虑等不良情绪的职业倦怠心理。具体是因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表现出了一种不平衡的心理。其次,从教师的职业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师备课不仔细,或者是根本不备课,应付教学。教学当中不存在创新,不愿意理会教学当中产生的问题,把不满与埋怨情绪带进课堂当中,失去了对待学生的耐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随便嘲讽学生,打击学生自信心,伤害学生自尊心,厌烦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与维护策略
1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大部分的困扰是不恰当的事物认知导致的。对教师来讲,一定要准确认识职业价值。不能因为自己从事教育行业而自我感觉优越,也不能自我贬低,觉得自己的职业社会地位低。每一名教师是否可以受到社会尊重、是否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与教师自己的学识渊博程度、教学能力、教学敬业程度紧密相关。世界上的每一种职业都具有其优劣势,重点是在于人们如何进行认识、比较。教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保持宽容心态来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此外,一定要转变不合理的认知。人们心理出现困扰一般是因为思维陷入误区带来的认知偏差造成的。摆脱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展开合理的对比。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例如,有些教师评上职称,可是你却屡屡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