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三、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引入: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状态:固体干冰舞台效果、人工降雨、制冷剂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法收集溶解性:可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用作灭火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
1
f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纸花实验)CO2+H2O===H2CO3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O2+C2CO(吸收热量)
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的用途(1)促进植物的光和作用(2)制冷剂(3)人工降雨(4)温室肥料2、温室效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教师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板书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总结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
2
f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