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色经济区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重点突破战略,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声光电等领域加快规模扩张和产业提升,使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立足我市区位特点,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物流业,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将我市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基地。立足服务海洋经
f济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型职业教育和科技创新,依托潍坊滨海科教创新园区,建设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学研”园区,建成全国最大、可辐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地区的科教创新基地。
“一极”,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统筹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之一。加快发展壮大我市海洋产业、临港产业、涉海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若干千亿级产业链条,增强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跨越发展。
第四节发展目标
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总的目标是:到2020年,海洋经济持续壮大,海洋产业蓬勃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或世界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全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指标超过国家生态市标准,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海陆统筹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具有潍坊特色的蓝色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
f环渤海地区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今后五年,即到“十二五”末,达到以下目标:
蓝色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50亿元,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6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沿海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海洋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临海、涉海经济加快膨胀规模。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海洋主要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